shakespeare  

前言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於1998年上映,榮獲多項殊榮。它被歸類為浪漫愛情喜劇,主要內容是描繪伊莉莎白時期英國劇場的盛況,文學才子投入劇本的創作,讓劇場充滿生命力。戲劇同時也凝聚社會各階層的人民,雅俗共賞,貧冨齊聚一堂,一同徜徉在虛擬的舞台世界,應和著演員們的情緒,和他們同悲同喜,讓心靈得到替代性的滿足。這就是劇場千古不變的魅力。本片藉莎翁的一段情史,向當時的劇場致敬。另外一個重要的議題,本片也有肯定的答案。到底是戲如人生抑或人生如戲? 是藝術模仿人生還是人生模仿藝術?

 

  1. A Tribute to Elizabethan Drama

          英國伊莉莎白時期劇作家輩出,本片深具時代意義,讓三位同時代的作家齊聚一堂,承先啟後的意味濃厚。和莎翁同輩的作家是馬羅(Christopher Marlowe), 他的名作「浮士德」(Dr. Faustus)出現在片中,其中的經典詩行在甄選演員一幕中巧妙呈現: “Was this the face that launch'd a thousand ships,/ And burnt the topless towers of Ilium? / Sweet Helen, make me immortal with a kiss.馬羅運用無韻詩(blank verse)的風格,以抑揚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的形式捕捉文字的音韻,行行相續,朗讀起來更添劇情的磅薄氣勢,所以美名為馬羅的雄渾詩行(Marlowe’s Mighty Line)。浮士德是出生於德國的學者,他代表文藝復興的時代精神,渴求知識,嚮往權力,野心勃勃地追求人的極限。即使掌握了一切的知識,他仍然感到失落,繼而出賣靈魂給魔鬼,想得到如上帝般的能力,穿越時空飛天遁地滿足一切的欲求。他最後下了地獄,他犯的是七大死罪中的驕傲。人在極度自我膨脹後,墜入了虛無,對自我在宇宙的定位感到懷疑及不確定。這種失落與失序感是文藝復興時期專屬於知識分子的憂鬱。(Renaissance Melancholy)

    莎士比亞是本片的靈魂人物,他的曼妙文辭感動當時的人,儘管他的許多故事並非原創,而是既有文本的改寫或組合。本片主軸在於文學創作和真實生活的交錯及互相影響。並以「羅密歐與茱麗葉」這齣劇作來展現藝術與人生的交疊,其中重要的片段,如陽台會和舞會的初相見,都以巧妙的手法將現實生活和虛擬世界加以融合,節奏緊湊劇力萬鈞。莎翁除了戲劇,也為文壇貢獻了14行詩,其中第18首出現於片中,為詩人眼中的完美情人下了最佳的定義,同時也歌頌文學的不朽: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hou growe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莎翁讚嘆他的愛人猶如夏日,但又不同於夏日的短暫多變,她更加的可愛溫和,她的美亦不受自然的摧殘,死亡也損減不了她的光采,因為詩行給了她永恆的生命。後世之人每讀一次詩,等同於她重新再活一次。她的美被鎖在詩行裡,永不凋零。這首14行詩,不只是讚嘆情人的美,更是歌詠文字的力量,能賦予有限的生命不朽的美感。19世紀初浪漫派詩人濟慈的「古瓶頌」,(“Ode on a Grecian Urn”)也有類似的意趣:

Heard melodies are sweet, but those unheard

 

  Are sweeter; therefore, ye soft pipes, play on;

 

Not to the sensual ear, but, more endear'd,

 

  Pipe to the spirit ditties of no tone:

 

Fair youth, beneath the trees, thou canst not leave

  

  Thy song, nor ever can those trees be bare;

 

    Bold Lover, never, never canst thou kiss,

 

Though winning near the goal—yet, do not grieve;

 

    She cannot fade, though thou hast not thy bliss,

 

  For ever wilt thou love, and she be fair!

 

樹下的有情人所吹奏的笛聲永遠曼妙,雖然這笛聲不曾真正被聽見,但被刻畫在希臘的古瓶上便能永遠流傳下去,令人心領神會,可謂無聲勝有聲。英俊的少男沒能一親芳澤,但無須抱憾,因為他追求的少女永遠美麗不朽,他的愛也永久持續著。鳳求凰的畫面被刻畫在古瓶上,成就了千古不變的浪漫情懷。藝術的力量在於保存人類靈性中最真善美的一面,不管是文字或圖像,都有相同崇高的目標。

 

     韋伯斯特(John Webster)是繼馬羅和莎翁之後,屬於伊莉莎白晚期的劇作家。他的戲劇強調人性的殘酷陰暗面,充斥血腥暴力及謀殺毒害等情節。這個特色已在片中呈現,一個在劇場附近遊蕩的男孩,就是未來的大劇作家。拿活生生的老鼠餵貓,以及表示最喜歡茱麗葉拿匕首自殺的畫面都是伏筆,展現出他將來的血腥風格。

    

     以上三位同時代的劇作家,被安排在劇中出現,各自擁有獨特的風格,成就西方戲劇史上的盛事。當時劇場的一大特點,是女性不能在舞台上演出,所有女性角色都由男性反串,這點反應女性社會地位的低落。片中描繪女性在當時男性主導的社會中被歧視及物化的情形。Viola必須聽從父親的命令嫁給一位貴族,當時的婚姻基礎建立在經濟利益上,女性不能自己做主,必須由父執輩決定。女性像物品般被拿來做交易,以成就兩家最高的經濟或政治利益。片中Viola的父親說出女性被物化的事實。他的準女婿Wessex公爵問他Viola是否聽話,他的回答是: “As any mule in Christendom - but if you are the man to ride her, there are rubies in the saddlebag.”這句話歧視女人到了極點,把女兒比喻成驢子供男人騎以外,還炫耀自家財富。由此可見當時社會對女性的不尊重。

 

 

  1. Life vs Art

        藝術模仿人生無庸置疑。古希臘時代的哲人亞里斯多德所著的「詩論」中,為悲劇下的定義已揭示這個道理: “Tragedy is an imitation of an action that is serious, complete, and of a certain magnitude”悲劇或廣義的藝術,其特質在於模仿真實的行為。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劇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不贊同藝術的模仿論;相反地,他認為人生模仿藝術的情況多於藝術模仿人生: “Paradoxically though it may seem, it is none the less true that life imitates art far more than art imitates life.”仔細玩味這句似非而是的話,不無道理。我們有很多未經歷的事物,都是先見到藝術的呈現之後才得到某種程度的感知。往後就會以藝術所給予我們的認知角度,去看待真實的情境。沒經歷過愛情的荳蔻少女,從詩人的筆下得知愛情的相貌,就會期盼身歷其境,擁有同樣不朽完美的愛。片中女主角Viola正是人生模仿藝術的代表。她嚮往莎翁筆下的愛情,反覆朗誦著出自他劇作Two Gentlemen of Verona的詩行:

“What light is light, if Silvia be not seen, What joy is joy, if Silvia be not by? Unless it be to think that she is by And feed upon the shadow of perfection. Except I be by Silvia in the night, There is no music in the nightingale. Unless I look on Silvia in the day, There is no day for me to look upon”
她心目中的美好愛情,應該如詩行所描繪, 熱情而濃烈,彼此無法分離。沒有愛人相伴,等同失去光明及歡樂。夜晚沒有情人在身旁,夜鶯的叫聲便索然無味;白天看不到情人的話,一切景物也不值得看。為愛而活的強烈情感,是女主角所追尋渴望的人生經驗。因緣際會之下,她邂逅作家本人,共譜一場人生如戲以及戲如人生的愛戀。她的人生和戲劇交錯,戲劇中的濃情蜜意化成夜晚和作家的纏綿;肢體的交融轉化成作家源源不斷的故事靈感。人生和藝術在此已分不清界線。莎翁的劇作「羅密歐與茱麗葉」,容或是模仿真實的人生而創作,他們的生命也因這部作品而改變。作品不只是模仿,它同時也是愛情的催化劑。他們的愛因文字而更濃烈,文字因狂熱的愛而更深刻。

“Words, words, words…once, I had the gift…I could make love out of words as a potter makes cups out of clay love that overthrows empires, love that binds two hearts together come hellfire and brimstones…for sixpence a line, I could cause a riot in a nunnery.”莎翁的這段自白,說明人生模仿藝術的事實。有才華的作家用文字編織美麗的愛情,如同陶藝家從陶土塑造出杯子。這傾城傾國、兩心相許的愛情猶如滾燙的熔岩,足以引起女修道院的騷動。莎翁在此點出生命因為模仿藝術而改變的真理。

本片中飾演伊莉莎白女王的是茱蒂丹契。她的戲分不多,卻十分搶眼。她的台詞可說是字字珠璣,為她贏得了最佳女配角獎。她認為劇作家筆下的愛情都是不真實的,不是太美就是太可笑或太腥羶,總是和真實之間有距離,無法傳達出它的真諦:“Playwrights teach us nothing about love. They make it pretty, they make it comical, or they make it lust, but they cannot make it true.她提出了一個問題:「戲劇可以表現愛情真正的本質和樣貌嗎?」“Can a play show us the very truth and nature of love?本片給的答案是肯定的。莎翁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是真實愛情的化身, 它不是誇大渲染的作品,是莎翁本人和Viola經歷的人生翻版。藝術模仿人生在此得到了肯定的評價。藝術的價值,在於真實的呈現人生,繼而感動人心,讓人對生命有更多的體悟與理解。人生與藝術的關係不是單向,而是雙向的交錯。藝術模仿人生的同時,人生也在模仿藝術,不知不覺中被提升淨化或染污墮落。但丁(Dante)在「神曲」中(The Divine Comedy),為藝術染污人生的現象敲了一記警鐘。他描述地獄可怕的景觀,其中一層是逞罰淫慾(lust)的罪人。一對不倫戀的叔嫂,死後下了淫慾地獄,兩具身體緊緊交纏,永遠遭受地獄狂暴的陰風吹襲,不得喘息。他們犯下此罪的原因正是生命模仿了藝術。閱讀愛情故事的同時,模仿實踐了這個故事。此故事描繪的是圓桌武士蘭斯洛(Lancelot)和亞瑟王之妻Guinevere皇后的姦情。「神曲」的這段點出人生模仿藝術的負面效應。

 

結語

莎翁戲劇的魅力,在於文字的精準與生動,充分彰顯文藝復興時代的英國精神與文化。劇場是人民的公共空間,上至女皇下至販夫走卒,到劇場看戲無異是參與一場嘉年華會。這裡沒有階級意識,沒有貧富貴賤的歧視。上演喜劇帶來的笑聲,有時候是替代性的滿足貧賤階級欲顛覆權貴的企圖心。社會秩序在劇場可以暫時的瓦解,人民給自己放了短時間的道德假。神職人員在劇場外的咆哮與責難,抵擋不住人民看戲的渴望。戲散場了,人終究得回到現實。那些選擇留在劇中不肯回來的,選擇的是永恆的美感與孤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