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neyball-poster  

電影「魔球」(Moneyball)改編自Micahel Lewis於2003出版的小說,主要探討資金有限的棒球隊,如何借助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s),有效率的達到贏球的目標。此片顛覆傳統的棒球經驗,例如由球探針對個人的打擊率(batting rate)、防守率(defense rate)及人格特質(personality)來發掘球星,還有犧牲短打(bunt)、盜壘(steal base) 等常用策略,都遭到否定。本片強調棒球致勝關鍵在於在壘率(on-base rate)。一支球隊中,上壘率高的球員越多,就越容易贏球。根據這個原則,一位耶魯大學經濟系的非專業棒球小子,替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Billy Beane選了三位棒球專業人士眼中的爛貨,不是手肘受傷不能傳球,就是球技退化或私生活不檢點的球員。他們能雀屏中選,因為上壘率很高,又因為大型球隊都不想要,所以只需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只要能上壘,就有機會得分,管他是安打或四壞保送上壘的。所以只要有耐心及判斷力,不要隨意揮棒,慢慢等待保送上壘,贏球機會就變大。這樣的作戰策略,為小成本的運動家隊帶來20場連勝的輝煌戰績,也等於宣揚此經濟學理論的成功。

 

觀賞這部電影時,內心的確沸騰不已。Brad Pitt所飾演的Billy Beane是典型的好萊塢英雄,他勇於突破傳統,堅持自己的理念並貫徹到底,不顧旁人質疑及反對的聲浪,最終以實際的成果得到肯定。小兵立大功也是迎合眾人口味的橋段。我們能認同有缺點,不被看好的球員,而非眾人眼中的球星。畢竟天賦異稟的人太少,資質平庸的占大多數。看見不完美的球員也等同看見不被重視的自己。他們從逆境中崛起,象徵性的撫慰並激勵我們,成功並非不可能,只需沉著耐心以待。就像年幼的大衛王對抗異族的巨人,致勝之道不在力氣大小財富多少,而在機智沉穩。丸彈之弓能讓巨人倒下,小資本的球隊運用正確戰略,一樣能攻克擁有鉅額資金的強隊。本片最動人之處,不是這些可預期的勵志公式。它最深刻真實的畫面,在於Billy起初對其信念的不確定感,所表現出的掙扎惶恐。在耶魯經濟學小子的建議下所選的三位選手,起初的表現不如預期,讓球隊屢屢輸球。內外攻擊責難下,Billy 曾深陷疑惑徬徨,不知道自己的信念是否正確。輸球不只是被解雇或無法戴上冠軍戒指這些外在的表象。輸球背後的重大意義,在於輸掉他的革新理念,輸掉他想改變傳統棒球運作規則的信念。當全新的理念未生根茁壯之時 ,舊勢力排山倒海的壓力所引發的疑惑恐懼,使他如同置身煉獄。Billy經歷的這段挫折最能引起我的共鳴。

 

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Sandel在What Money Can’t Buy一書中,也對這部電影有所著墨。他反對以數據量化為導向的市場邏輯,侵入日常的生活領域,而棒球就是被錢入侵的一個公共領域。從球場的貴賓席,到周邊紀念商品的販售,無處不是錢進駐這項國民運動的幽靈。Billy運用市場功利導向的經營法則,花較少的錢買到較有價值的球員。有價值與否的標準,須以科學的統計分析法得知。誰能有效率的攻佔壘包,誰就有價值。無助於上壘率的球員,不管他多有本領,就該被賣掉,換成上壘率高的球員。Sandel教授認為這種以得分為導向的功利思想,會破壞棒球的本質。為求上壘,等待四壞球保送,會拖延比賽節奏。為提高在壘率,不用犧牲短打也不盜壘,這樣的棒球賽還會精采好看嗎?看棒球為的是看球員攻與守的精采表現,不是要看冗長的投球及不斷的更換精疲力盡的投手。Billy有效率的得分策略腐蝕了棒球賽的精神。量化的選人策略或許一時奏效,但事實證明,運動家隊終究與冠軍無緣。在欣賞Billy的個人膽識之時,也該冷靜思索,他的創新突破,到底是提升抑或腐蝕了棒球的靈魂?個人英雄主義的慷慨激昂終究會冷卻,信念卻如滴水穿石影響人類社會的運作。經濟學宣揚的數據及有效率,帶來了更美好的生活嗎? 不只有棒球該問這個問題,社會上諸多領域也該問這個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