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專訪陳樹菊,不少人受到激勵與感動。在熱血沸騰之餘,我不禁沉思,她怎麼做到的?所有勵志的故事,總能撩撥我們的情緒,但一時的慷慨激昂總敵不過長久養成的怠惰習氣,我們無法如故事主角般的精進不懈。陳樹菊的慷慨義行是布施的最佳典範,這篇專訪讓我們學習到布施的真諦和方法。

很多人行過布施,捐贈物資是最普遍的做法。有愛心似乎就做得到布施,但問題是能持續多久? 質有多純?量有多大?有閒錢,心血來潮,為響應某個救災活動,或是企業為節稅的捐贈,這些都是布施的表相。它真正的內涵,是要在任何時、處都能生起才算。每天的心念緣著它,為利益一切眾生廣行布施,不論是有形的物資或無形的精神。陳樹菊做到了這些。她為何能做到?因為她的見解正確。布施不能光靠一時的情緒,它能長久的關鍵在於念死無常的觀念深植於心。所以說「知難行易」一點也不錯。所謂知難,指的是正確觀念的建立並不容易。對於某個信念深信不疑,不再動搖後,照著它去做其實並不困難。問題是信念要達到不動搖的程度,必須親自去實證體會後才可得。

陳女士對生命的死沒無常體會很深,所以她不貪著身體的享樂;能不貪著自身的樂受,自然能廣行布施。她母親的難產驟逝,小弟延誤就醫病逝,二弟車禍身亡不久後,父親也罹癌病逝。經歷了人生的病苦及死苦,她深深體會生命的無常。就是「過了今天不一定會有明天」的無常感,讓她精進不懈,將想法付諸於行動。未經生離死別之痛的人,無常感無法真實生起,所以要去除貪愛自身的享樂而廣行布施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念死」非常重要,沒有這個信念就無法堅固布施之善行。怎樣才算做到「念死」? 知道人生最後的結局是死亡並非就是做到「念死」,實際上這只是停留在一個認知的層面,因為我們平常都不會想到自己隨時都會死,總是執著「現在不會死」。就是因為「現在不會死」的想法,我們執著於眼前的快樂,追逐男女飲食玩樂等。陳女士對死沒無常的信念深信不移,所以她能夠放掉自身享樂的執著。如果不念死無常,對生命抱持恆久持續的想法,後果自然是貪愛自身的享受,對財富名聲等生起強烈的貪著執取,好東西哪裏捨得給別人呢?所以布施須要「死無常」的信念做基礎,才能行得深廣久遠:「謂若真起隨念死心,譬如決斷今明定死,則於正法稍知之士,由見親屬及財物等不可共往,多能任運遮彼貪愛,由施等門樂取堅實」(《菩提道次第廣論》,p.75)

如果我們像陳女士一樣,真正做到了念死,就會體認到死的時候,周圍的親友以及財物,我們沒有一樣能帶得走,既然帶不走,就不會去貪愛。念死讓我們能夠將本來非常貪愛執著的東西,割捨送給別人,讓身外之外物發揮最大的效用。相反的,沒有念死,不但無法廣行布施,還會造做種種罪惡,《入行論》有這麼一句話:「須棄一切走,我未如是知,為親非親故,作種種罪惡。」無常到來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要捨棄,沒有一樣東西保得住。但我們並未真正的瞭解這個觀念,所以一直為自己忙碌,貪著自身的享受,喜歡的就貪,不喜歡的就瞋,造做種種罪惡。

陳女士在訪談中,未曾提及她的宗教信仰,但她卻是落實佛教經論的最佳典範。她說自己不須要用那麼多錢,錢放著也會貶值,應該要把它捐出去,給最須要的人用。這樣的胸襟氣度,已屬具德性的修行人了。她印證了《攝波羅蜜多》所說:「人間諸財如流星,定無不捨諸財物。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饒利有情所惠施,諸財無堅亦有實。」積聚金錢終須捨,如果不是死亡,就是無常的天災地變也可能奪去這些有形的財物。將它惠施於他人,等於轉化了無堅實之物成為堅實之善心。佛陀《本生論》也說明了這點::「無我易壞無堅身,眾苦無恩恆不淨,此身若能饒利他,不生歡喜非聰叡。」我這個色身,剎那間都在毀壞,眾苦聚集亦不潔淨,如夢如幻並不堅實,若能利用它來饒益他人,才是最明智之舉。陳女士不在意自己的身體,經濟改善了仍是粗茶淡飯,她認為身體只是個暫居的殼,隨時會毀壞,所以無須勤守護,要把它做最好的利用,賺了錢幫助別人。就像她所說的,捐錢讓她得到的快樂,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所以她在利他的同時也利益了自己,因為她得到了人最想得的東西--快樂。要讓布施行的堅固久遠,就必須恆念死無常,唯有如此,才能達到利他又自利的最高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